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国家安全教育”集体备课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推进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于3月21日举办集体备课会暨专兼职思政教师培训会,聚焦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旨在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推动马院思政课建设。会议特邀上海市青教赛特等奖、全国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安全教育”课程负责人张青子衿博士作专题报告,政府督导专员、副校长尹福会及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绍学主持。


会议伊始,刘绍学院长介绍了校外专家的学术背景和研究专长,并向专家介绍了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他强调本次会议的双重性质,既是一次集体备课会,也是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培训会,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认真研讨,积极交流,取得更大收获。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青子衿博士分享了上海大学在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详细介绍了上海大学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网络课程建设情况。在教学方法上,张博士建议教师们注重案例收集与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她以政治安全教学为例,从案例的选择、案例的编写规范、案例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四个维度系统解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式教学模式,生动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政治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在国家安全中的核心地位,为与会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借鉴。

尹福会强调,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的通知》要求,我校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面向24级学生开设《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重点举措,为我们做好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使命担当意识。一是要确保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内容观点正确,紧跟时代步伐;二是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三是要加强信息处理能力,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四是要多参加外部交流和课题研究,不断拓宽视野,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本次集体备课会议深入探讨了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构建了清晰的逻辑框架,为我校打造高质量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会教师一致表示,将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运用更加生动的教学设计和更加深刻的道德引领,致力于培养具有国家安全观念的新时代大学生。

 

撰稿:吴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