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艺术设计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荣获第十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服饰设计类决赛二等奖


4月12日,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主办的第十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服饰设计类决赛在上海东华大学盛大举行。我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22级学生徐倪妮、李雯昕、吴雨静凭借作品《靛蓝梦境》荣获此次大赛的二等奖。


图1 竞赛现场

“汇创青春”是长三角地区最具权威性的高校创意设计综合平台,本次服装类大赛共收到来自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17所高校的154份参赛作品,涵盖服饰设计、服装工程、影视服装设计、艺术设计等九大专业领域。经高校、行业、企业权威专家严格评审,最终50组作品入围决赛,我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作品与长三角地区本科院校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后获得此次殊荣。

图2 “汇创青春”大学生服饰竞赛现场走秀花絮

本届大赛以“U+”为主题,紧密围绕上海“设计之都”建设战略,有效推动高校创意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学院副院长王慧老师组建了由骨干教师申青田、闵依纯为主体的大赛指导团队,从前期的资料收集、行业发展动态、创意方案制定,到服饰制作、面料改造,最后造型呈现等环节开展系统性训练。备赛过程中,师生团队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的赛题方向,将AI数智技术融入整个大赛的设计与制作,形成AI图像生成—参数建模—三维制造—虚拟交互完整链条,最终实现传统美学与当代数字艺术的完美结合。参赛学生更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投入备赛,在整体造型细节中反复打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设计师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图3 人物221级学生汇创青春获奖作品《靛蓝梦境》
图4 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训练与指导
图5 人物专业学生备赛教师指导

近年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通过持续深化“赛课融通”改革,将竞赛内容、竞赛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例如在《毕业设计》《面料设计表现》课程中引入数字孪生技术教学模块,在《主题发型》课程中开设非遗工作坊、专题讲座,构建实战化教学场景。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教师的行业适应力与教学创新力,使专业建设始终与时尚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未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将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以创新研发、可持续时尚实践和数字化设计赋能产业升级,着力培养兼具文化传承力与具备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实战型人才,助力我国时尚产业发展。

 
 

撰稿:闵依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