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栏目

202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建设实施要点


  • 各学院、基础部、思政室:

    为了更好地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以及我校2022年12月27日校长办公会议关于“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程”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202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建设,全力培育我校2023年度市级精品课程、市级课程思政等申报项目,特制订《202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建设实施要点》,请参照执行。
    一、基本原则
    202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建设遵循“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基本原则,聚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下简称“校级精品课程”)、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下简称“校级课程思政”、校级职业教育精品教材(以下简称“校级精品教材”)相关的项目建设,注重对标与遴选。
    二、申报条件
    (一)我校在编正式教职工均可申报校级科研项目。
    (二)项目申报人应具有一年以上教龄和助教以上职称。
    (三)项目申报人应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对所选项目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四)符合申报条件的教职工每人限报一项以自己为申报人的项目。
    三、指标要求
    (一)关于精品课程建设
    1.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应认真对标《上海高等职业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选指标》等文件要求,在资源建设上以自主设计与开发为主,与课程内容相匹配、全覆盖,资源类型丰富、形式多样;体现课程思政、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与最新成果。
    2.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应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其中授课视频不少于16个,动画、授课视频、虚拟仿真等类型资源不少于30%,并适时上传“智慧树”等在线教学公共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二)关于课程思政建设
    1.校级课程思政建设应认真对标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
    2.校级课程思政建设应认真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材课件编写等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等内容。
    (三)关于精品教材建设
    1.校级精品教材建设应认真对标教育部《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突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以规划教材为引领,增强教材适用性、科学性、先进性。
    2.校级精品教材建设应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职业教育数字化改变,努力开发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形态教材;将岗位技能要求、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有关内容融入教材,形成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的数字化教材。
    四、时间安排
    (一)2023年2月24日
    各学院向教科处提交学院院长签字的纸质版《2023年______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申报汇总表》;各学院项目负责人向教科处提交申报材料(电子版)。

    项目负责人须提交的申报材料包括:

    校级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所有项目负责人须提交)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表(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提交)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校级课程思政负责人提交)

    校级精品教材项目开题报告(校级精品教材负责人提交)

    校级科研项目开题报告(校级其他项目负责人提交)
    项目联系人:师雷。
    (二)2023年3月(日期待定)
    由教科处牵头,组织开展202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开题评审。负责人准备PPT汇报答辩8分钟,专家提问环节7分钟。
    (三)2023年3月(日期待定)
    公布202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评审结果,获批项目正式启动。
    五、经费支持
    202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成功获得开题后,学校将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具体标准如下:
    (一)校级精品课程:15000元
    (二)校级课程思政:10000元
    (三)校级精品教材:5000元
    (四)校级其他项目:3000元
    此外,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如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申报市级精品课程,学校将追加一定程度的资金支持。
    六、工作要求
    加强校级精品课程、校级课程思政、校级精品教材建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推进内涵发展的重要途经,各学院院长作为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应高度重视、靠前指挥、抓好落实、把控质量。
    七、项目指南
    以下所列项目指南共分五类,各类选题均为方向性标题,仅供申报者选题时参考。项目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项目名称。
    (一)政策研究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相关政策研究
    2、《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中相关政策研究
    3、“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研究
    4、《上海市推进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方案(2022-2024年)》中相关政策研究
    5、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任务(项目)中相关政策研究
    (二)专业建设
    6、应用英语(数字贸易)、智慧旅游技术应用等新专业申报方案研究
    7、学校特色专业(人物形象设计、舞台艺术设计、烹调工艺与营养、钢琴调律)建设专项研究
    8、中高贯通专业前期申报可行性研究
    9、高本贯通专业前期申报可行性研究
    (三)课程建设
    10、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11、校级课程思政建设 
    12、校级精品教材建设
    (四)党建、思政方面研究
    13、高职学生心理技能与教育策略研究
    14、“大数据”时代学生就业指导的培育与研究
    15、辅导员工作研究
    16、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17、文明校园建设方案研究
    18、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19、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与培养研究
    (五)专项研究
    20、教育质量年报编制工作研究
    21、政府类赛事参赛实践研究
    22、教学诊改工作研究
    2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4、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25、状态数据平台填报工作专项研究
    八、其他说明
    (一)校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应统一使用由教务科研处提供的材料样本(从附件2至附件6中选取)。
    (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应统一使用“《课程名称》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名称,如“《电子商务实务》精品课程建设”。
    (三)校级课程思政建设应统一使用“《课程名称》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名称,如“《跨境电商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四)校级精品教材建设应统一使用“《教材名称》教材建设”项目名称,如“《跨境电子商务实务》精品教材建设”。
    (五)凡未使用统一名称的校级科研项目,在《202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申报汇总表》中应列为“其他项目”。

     

    附件: 点击下载

     


 教务科研处       

2022年12月28日

  

 


 
学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锦秋路299号 邮编:200444 联系电话:56680657(总机) 沪ICP备2021006873号| 沪公网安备31011302002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