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栏目

202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建设实施要点


  • 各二级学院、各相关部门:

    为了更好地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我校“随产而动、人才定制”的工作要求,及时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和数字转型升级,全面提升202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建设,全力培育我校2024年度市级精品课程、市级课程思政等内涵申报项目,特制订《202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建设实施要点》,请参照执行。
    一、基本原则
    202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建设遵循“统筹推进、突出对接”的基本原则,聚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下简称“校级精品课程”)、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下简称“校级课程思政”、校企合作活页教材(以下简称“校级活页教材”)相关的项目建设,注重对标与遴选。
    二、申报条件
    (一)我校在编正式教职工(包括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均可申报校级科研项目。
    (二)项目申报人应具有一年以上教龄和助教以上职称。
    (三)项目申报人应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对所选项目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四)符合申报条件的教职工每人限报一项以自己为申报人的项目。
    三、指标要求
    (一)关于精品课程建设
    1.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应认真对标《上海高等职业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选指标》等文件要求,在资源建设上以自主设计与开发为主,与课程内容相匹配、全覆盖,资源类型丰富、形式多样;体现课程思政、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与最新成果。
    2.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应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其中授课视频不少于16个,动画、授课视频、虚拟仿真等类型资源不少于30%,并适时上传“智慧树”等在线教学公共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二)关于课程思政建设
    1.校级课程思政建设应认真对标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
    2.校级课程思政建设应认真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材课件编写等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等内容。
    3.校级课程思政建设应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其中授课视频不少于8个,并适时上传“智慧树”等在线教学公共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三)关于校级活页教材建设
    1.校级活页教材建设应认真对标教育部《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突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以规划教材为引领,增强教材适用性、科学性、先进性。
    2.校级活页教材建设应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职业教育数字化改变,努力开发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形态教材;将岗位技能要求、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有关内容融入教材,形成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的数字化教材。
    四、工作安排
    (一)立项申请书提交
    2024年3月29日,各学院统一向教科处提交立项申请书(电子版和纸质版)。项目联系人:师雷。
    (二)开题材料提交
    2024年4月10日,各学院项目负责人向教科处提交开题材料(电子版和纸质版)。项目联系人:师雷。
    (三)开题评审
    2024年4月15-19日(具体日期待定),教科处牵头组织开展202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开题评审。项目负责人准备PPT汇报答辩8分钟,专家提问环节7分钟。
    公布202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评审结果,获批项目正式启动。
    五、经费支持
    202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开题通过后,学校将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具体标准如下(经费使用范围详见“2024年校级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一)校级精品课程:15000元(如在此基础上申报市级精品课程,学校将追加5000元资金支持。)
    (二)校级课程思政:10000元
    (三)校级活页教材:5000元
    (四)课程优化:3000元
    (五)校级一般课题:3000元-5000元(新专业与贯通专业申报方面的研究5000元,其他3000元)
    六、工作要求
    加强校级精品课程、校级课程思政、校级活页教材建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推进内涵发展的重要途经,各学院院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学院或部门校级科研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应高度重视、靠前指挥、抓好落实、把控质量。
    七、项目指南
    以下所列项目指南共分五类,各类选题均为方向性标题,仅供申报者选题时参考。项目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项目名称。
    (一)政策研究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相关政策研究
    2、《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中相关政策研究
    3、“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研究
    4、《上海市推进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方案(2022-2024年)》中相关政策研究
    (二)专业建设
    5、中高贯通专业申报前期可行性研究
    6、高本贯通专业申报前期可行性研究
    7、新专业申报方案研究
    8、学校特色专业(人物形象设计、舞台艺术设计、烹调工艺与营养、钢琴调律)建设研究
    9、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10、双师型教师企业践习技能培养方案研究
    (三)课程建设
    11、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12、校级课程思政建设 
    13、校级活页教材建设
    (四)党建、思政方面研究
    14、文化传承相关活动方案研究
    15.高职学生心理技能与教育策略研究
    16、“大数据”时代学生就业指导的培育与研究
    17、辅导员工作研究
    18、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19、文明校园建设方案研究
    20、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21、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与培养研究
    (五)专项研究
    22、专业课程优化方面的研究
    23、教育质量年报编制工作研究
    24、政府类赛事参赛实践方面的研究
    25、教学诊改工作研究
    26、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7、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28、状态数据平台填报工作专项研究
    29、校园特色文化工作研究

    八、其他说明
    (一)校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应统一使用由教务科研处提供的材料样本。
    (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应统一使用“《课程名称》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名称。
    (三)校级课程思政建设应统一使用“《课程名称》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名称。
    (四)校级活页教材建设应统一使用“《教材名称》活页教材建设”项目名称。
    (五)课程优化项目应统一使用“《课程名称》课程优化”项目名称。

     


     


 教务科研处       

2024年3月13日

  

 


 
学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锦秋路299号 邮编:200444 联系电话:56680657(总机) 沪ICP备2021006873号| 沪公网安备31011302002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