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

首届全国职业院校跨境电子商务技能大赛暨长三角高职高专跨境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在我校举行

我校在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学内涵项目建设大赛上获一等奖

首期艺术化装专业能力评价考评员培训班暨江浙沪研讨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我校举行2018年度校级教学科研项目结题评审会

我校召开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暨星光大赛校内选拨赛

我校接受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获好评

我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制订工作稳步推进

国家级教学名师胡颂恩应邀做客我校博雅讲坛

市教育学会秘书长苏忱应邀做客我校博雅讲坛

专家莅临开展调研指导,迎评促建构建长效机制

我校开展语言文字评估动员大会

我校召开新学期专、兼职教师大会
   
   
   
下一页
   
 
我校召开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

   1月9日,我校召开了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校长葛朗、副校长姚永敬、各学院正、副院长、教科处及教师工作部负责人,2017—2019年度课程思政试点专业负责人,视频制作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姚永敬详细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在各高校的开展情况。他指出,上海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上形成了领先全国的“上海经验”,并且通过举办多次高级研修班进一步普及“特色经验”,这对我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与会人员围绕“课程思政”展开认真的交流和研讨,有的从宏观角度出发谈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有的从政策层面分析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有的从微观层面列举了课程思政在课题选择、讲授、设计上的亮点和注意事项,有的从“课堂上”走向了“课堂外”,指出德育教育既要以课堂为主渠道,也要通过日常的“言传身教”时时引导学生的价值走向。

   葛朗强调,要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形成邦德自己的“特色和经验”。他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心得体会。
   第一,要和我校的校训结合起来。我校的校训是知礼立德,“礼”和“德”是中国精神的标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中国人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提炼,因此我校的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与校训结合。
   第二,要凸显工匠精神。我校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工学结合,产学融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为育人特色。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上要有意识的融入职业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观念,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工作信念等。
   第三,要具有国际视野,具有爱国情怀和公民人格。葛朗以淮扬菜为例,他指出,淮扬菜之所以在1950年被周恩来总理定为国宴,是因为淮扬菜的食材虽然非常简单,但做工却非常精致,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的艰苦奋斗和优良传统。这就是一个思政教学点与专业知识点生动融合的案例,所以每一位课程思政负责人要精心设计。
   第四,要在“课堂外”下功夫,想要全面提升我校的校风、学风、德育之风,就必须要在“课堂外”下功夫,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本,以校训为本。
   会议回顾了我校开展思政课程以来的成绩,总结了历史经验,在2019年的新起点上,全体课程思政参与人员将群力群策,共同推进我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撰稿:胡红草  审稿:姚永敬  编辑:盛正子)

 

学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锦秋路299号 邮编:200444 联系电话:56680657(总机) 沪ICP备2021006873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2544号